2025中国(上海)国际电池薄膜产业展览会

2025China (Shanghai) International Battery Film Industry Exhibition

距离开幕

2025-07.29

上海国家会展中心[虹桥]

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> 新闻中心

电池薄膜行业分析

2023年全球薄膜电池市场规模达到123.3亿元人民币,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644.18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(CAGR)达31.36%。主要驱动力包括新能源汽车、可穿戴设备、光伏建筑一体化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。 区域分布:亚太地区(尤其是中国)增速最快,其次是欧洲和北美。中国市场2023年规模约50亿元,预计2026年突破100亿元。

2025-04-01

包膜设备与电池回收的关系

包膜工艺为电池回收奠定基础

2025-03-31

分条与电池回收的关系

分条工艺与管理模式是电池回收产业链高效运转的关键:生产端的分切标准化提升拆解效率,回收端的分条分类确保资源最大化利用,政策分条责任则推动全链条合规化。未来需通过技术升级与法规完善,解决分条脱节问题,构建绿色循环体系

2025-03-26

锂电池智能模组线与电池回收的关系

锂电池智能模组线与电池回收是“制造-再生”闭环的两大核心环节。前者通过自动化、数据化生产为回收提供技术基础与材料来源,后者通过智能化拆解与资源再生反哺生产端降本增效。两者在政策推动、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下,共同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绿色、可持续方向升级

2025-03-26

工业机器人在电池回收中的应用

动力电池回收面临复杂拆解难题,例如电池包型号多样、内部结构复杂(如胶体固定、高压风险等)。工业机器人通过高精度机械臂和智能化算法,可实现电池模组的自动化拆解、分类和分选,减少人工操作的安全风险和效率瓶颈。

2025-03-26

涂布工艺与动力电池回收的协同关系及技术联动

涂布工序对电池回收的源头影响 涂布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

2025-03-24

检测设备与动力电池回收的深度协同

检测设备在回收链条中的核心作用 动力电池回收全流程中,检测设备承担价值发现者与安全守门员双重角色,贯穿三个关键环节: 入库初筛:快速判定电池包是否具备梯次利用价值(误差率需<3%) 拆解分选:精准识别正极材料类型(NCM/NCA/LFP)及金属含量(钴镍检测精度±0.5%) 再生验证:确保回收产物的纯度达标(如电池级碳酸锂纯度≥99.5%)

2025-03-21

动力电池回收专用储存体系:技术规范与安全实践

一、专用储存的必要性 退役动力电池的储存是回收链条中的高危环节,需满足三重核心需求: 安全防护:防止热失控(热扩散速度可达3m/s)、电解液泄漏(六氟磷酸锂水解生成HF) 环保合规:控制VOCs排放(电解液挥发产生苯系物)、重金属污染(钴、镍迁移率>30%) 价值保全:维持电池剩余容量>80%(梯次利用要求)、避免金属氧化损失(储存不当导致锂损失率>15%) 行业现状: 国内专业储存仓库覆盖率仅38%,非正规露天堆放占比超60% 2023年因储存不当引发的火灾事故达87起,直接经济损失超2.3亿元

2025-03-21

破碎设备与动力电池回收的深度关联:从原理到实践

动力电池回收流程中,破碎设备是物理拆解阶段的核心装备,直接决定后续分选效率和资源回收率

2025-03-21

萃取技术在电池回收中的核心作用

萃取技术是动力电池金属回收的“精密分离器”,其创新直接决定资源回收率和经济效益。未来发展方向将聚焦绿色溶剂替代(如生物基萃取剂)、智能化工艺控制(AI优化萃取参数)以及闭环循环体系(萃取剂再生+废水零排放),推动电池回收行业向高效低碳迈进。

2025-03-21